草莓育苗打了這么多藥還是預防不了草莓炭疽病,該怎么辦?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7-12 返回列表
眼下7月份,正是草莓育苗的關鍵期,但高溫多雨,草莓苗生長旺盛的同時也極易發生一種病害——炭疽病。每年這個時期總有農戶中招,這不有種植戶前期打了很多遍藥還是沒有預防住,不知該如何辦?
濰坊島本微生物技術研究所具有多年酵素菌技術研發推廣及實踐經驗,結合當前農業現狀,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學習參考。
問題:草莓育苗期為什么打了很多藥還是預防不了草莓炭疽???該怎么辦?
解答:首先大家要知道,草莓炭疽病“可防不可治”,一旦發病便只能控制,因此要提前預防。在講如何預防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炭疽病的發病條件、特征,然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病條件:草莓育苗期和移栽期是草莓炭疽病高發時期,此病害屬于高溫高濕型病害,一般在7~9月份,28~32℃,相對濕度90%以上的條件下高發。
病害癥狀:發病初期葉片沒癥狀,根莖處發紅,葉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復;發病中期葉片和匍匐莖凹陷,邊緣產生紫紅色紡錘形病斑,根莖處由外向內發生褐變(這也是與根腐病的根本區別);晚期病斑發黑,整株萎蔫不恢復,大面積死棵。
系統防治方案:
針對炭疽病,大家一般采用化藥防治,甲霜靈、烯酰嗎啉、嘧菌酯、氰霜唑等等,在高溫高雨的夏天,藥效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針對炭疽病,要從根源上土壤及株苗著手處理。
第一步,育苗階段。采用30%的島本酵素擴繁菌肥配合育苗土混合,減少土壤攜帶病菌,培育出健壯無病菌的草莓苗。
第二步,土壤處理。最根本的措施還是改良土壤,尤其是重茬瓜地或偏施氮肥的地塊兒,在定植前期加大島本酵素擴繁菌肥的投入,增加有益菌群占比,改善土壤微生態,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疏松土壤,恢復保持土壤健康,減少土傳病害發生。
第三步,移栽后處理。草莓苗移栽后沖施島本酵素菌根菌,促進根系生長,降低抑制有害菌繁殖,促進對營養的均衡吸收。
第四步,長期維護。對于未發病大棚,可在草莓整個生長期晴好天氣葉噴島本1號進行養護,增強作物自身抗性,提升品質。
——酵素農業——
“酵素農業”是一種充分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組及其發酵產物(統稱酵素),通過改良農產品生長環境并調動和調節生物自身正常生理生化反應,激發生物機體自然免疫力,以實現農業生產潛能和農產品質量得到提升的一種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
如果你有不同見解,或者個人遇到種植難題,都可以留言,我們一起進行討論交流。
島本酵素:中國酵素農業發起人,酵農科技體系建設者!
END
版權聲明:本文系濰坊島本微生物技術研究所原創文章,版權所有,如需轉載須注明出處!